成都市蓝顶艺术村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的认识与了解这一类型建筑的特征、设计理念;了解空间构成、材料的建造逻辑、建筑技术与构造等基本知识;明白空间“场所”与“建造”等基本的建筑问题。从而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对此类建筑的设计有充分的准备、厚实的基础。 一、 地理位置分析: 成都市蓝顶艺术村位于成都市东南方,地处三圣花乡。地形平坦,地势开阔。交通便利,临环荷路而建。 如下图: 蓝顶艺术村建在荷塘月色共40 亩的二号坡地上,正面是翠竹掩映的荷塘,三面被田野环抱。建成后,只有一条路与外界相连。在这片坡地上计划修建16 幢别墅型建筑物,除 14 位画家每人一个工作室外,还设置了一栋展示和接待的别墅。 二、 环境分析: 1. 周边环境分析: 面朝荷塘月色,环境幽美、风景怡人。荷塘能给人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也能给人一种美学享受。使蓝顶艺术村成为一个理想的艺术家工作场所。下图为荷塘: 2.内部环境分析: 建筑物四面围合,行成了一个围合而成的庭院。且堆土形成一个小山丘并种以草坪、景观植物,使整个庭院生机盎然、耳目一新。另外在单体建筑的外围种植一些绿色植物。一眼看去,建筑物就像隐藏在绿林之中一般,这就给艺术家工作创造了一个更加安静、隐密的工作空间。如下图: 三、空间布局 蓝顶艺术村空间布局分区明确,内与外,动与静、公与私之间紧密联系,又互不干扰。特别是工作区一个内围合的组合方式,避免了外界的干扰,创造一个轻松、宁静的工作环境。如右图: 四、功能分析: 蓝顶艺术村是一个为艺术家提供工作、休息、交流以及作品展出场所。在功能布局上面注重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安排。注重动与静相结合。既要有公共的交流场所,又要有安静舒适的私人工作与休息空间。既要有与室外联系紧密的空间部分,又要有与室外相对阻隔的空间部分。在功能布局上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室:必须是一个相对隐蔽、安静的空间; 2. 休息室:同样是一个私密空间,一般与工作空间联系紧密; 3. 个人书室:这同样是一个比较安静的空间,一般与以上两个空间相联系; 4. 作品展区:一般设在入口层,属于动的空间类型,是公共空间部分。且要与室外保持较好的空间联系性; 5. 交流空间:诸如艺术沙龙之类的空间,也是公共空间类型,并且要尽可能地与室外空间保持一体化,甚至还可以全是露天或者是仅有遮挡的顶棚与简单的围护栏杆; 6. 厨房、餐厅:这一类空间同样属于动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