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当前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教育公平是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要求子女机会均等地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择校现象屡禁不止,一到开学时期,薄弱学校门可罗雀,不得不采取挖墙角之类的一些非常手段“抢”几个生源,而优质的镇学校车水马龙,生源爆满,普遍存在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生源的极大不均给教育整体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教育均衡问题主要集中于办学条件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虽然就整体而言,近年来政府教育工作职责进一步得到落实,继续开展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办学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呈现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给地方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与困扰,亟待我们认真研究,拿出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1 、缺乏科学的教育规划,中小学布局不尽合理,新一轮布局调整迫在眉睫 随着适学儿童少年的减少和赴外地务工人员带子女外出就读人数的增加,开展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前一轮布局调整虽然打破了村村办小学的格局,但调整的力度不大,基本上仍保持了以前的分布格局。小学学校仍然过多,且教育资源比较分散,布局不合理。并且对小学布局调整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政府和规划部门对教育事业缺乏整体通盘的考虑,在社会事业规划中没有将教育规划考虑进去,有的布局调整后的校产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一方面部分教育资源被闲置或浪费,另一方面部分幼儿园、小学的校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扩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新一轮布局调整方案。 2 、教学功能室不齐全、现有的设施设备简陋陈旧、体育场地缺乏和学校配套设施缺乏是农村小学的普遍现象,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 调查发现,小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功能室不全的问题,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部分学校因为校园面积不足,教学功能室临时凑合或一室多牌。在所有功能室中,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图书、科技等功能室缺乏非常严重,最多的学校缺功能室在1 0 种以上,几乎没有 1 个像样的功能室。部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