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 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相互依赖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手术治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手术治疗对于病人不可避免的损伤和较高的风险,手术患者的安全问题倍受关注。 一、安全与风险 (一)相关名词解释 在进行安全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前,先对有关名词进行解释: 1. 风险:实际情况与预期的结果向不好的方向偏离,有可能导致损失或损害,是无法把握和不能确定的。 2. 病人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结果或意外伤害,包括预防错误、偏差与意外。 3. 围手术期:指手术病人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为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病人的风险是多环节、多方面的,是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 (二)风险防范要求 风险防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护理安全是衡 量 护理服务质 量 的重 要目 标 ,与病人的身 心 健 康 和生命 安全息 息 相关。 2. 护理人员 必须遵 循 护理工 作 安全要求,以病人安全为中心 ,把握住院 病人围手术期各 个 环节,提 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3. 在护理操作中,要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始终贯彻在护理各项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 4. 护士要主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和做好病人的安全教育,贯彻一切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三)国际病人安全目标 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在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中提到以下 6 项安全: 1. 正确确认病人身份; 2. 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 3. 促进高危性药物的安全管理; 4. 保证正确的病人、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操作/手术; 5. 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6. 降低病人跌倒/坠床导致伤害的风险。 (四) 2009-2010 年版中国医院协会(CHA )患者安全目标 2009- 2010 年版中国医院协会将患者的安全目标制定为十个标准,在国际病人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细化了相应的条款: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 提高用药安全。 3. 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 序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 4. 严格防止 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 术式 发 生 错 误 。 5. 严格执行手卫 生 ,落 实 医院感染控 制的基本 要求 。 6. 建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