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绿色课堂建设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打造“绿色课堂” 促进和谐发展 芦墟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绿色课堂”的提出及内含 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应是培育出具有美好人性、灵性的“好人”、“能人”,而不是丧失“人性”、“灵性”的“庸人”“坏人”,更不是扭曲本性和迷失自我的“废人”、“痴人”。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站在整个人类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的成长,尊重爱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到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绿色课堂”的教育理念。我们认为: (一)“绿色课堂”建设是学校课改的需要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然而,我校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重教不重学、目标不清晰、关注度不够、参与度不够、课堂木然、公开课形式化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有效的,这样的课堂是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怎样才能使教师追求自然、和谐、宽松、健康的课堂氛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呢?“绿色课堂”建设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它让教师从课堂入手,进行研究,正视不足,反思改进方法。 (二)“绿色课堂”建设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失败,情绪不稳定,缺乏理解与感恩,无宽容之心,对学习更是显得浮躁和功利。“绿色课堂”是突出绿色文化性,帮助学生形成绿色人本性,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关系的和谐,在和谐中求进步,求发展。让学生在自然、和谐、宽松、健康的课堂氛围中互助、共享。 (三)“绿色课堂”建设是学校办学特色深化的需要 我校在“十五”期间就以“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2004 年,我们更是提出了生态化教育的新理念,将“构建教育生态化平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绿色课堂”是我们生态教育的一部分,是我们将生态化的理念根植于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是生态教育的细化。 《小学绿色课堂建设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四)“绿色课堂”建设是推进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校坚定不移地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质量稳步上升。“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内化为我校教师的自觉行动,我校已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为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力求课堂教学有效,我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