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扩散的微观机制

扩散的微观机制_第1页
1/7
扩散的微观机制_第2页
2/7
扩散的微观机制_第3页
3/7
扩散的微观机制 扩散唯象理论没有考虑扩散原子的本性及扩散介质的结构,而宏观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原子迁移的统计行为。深入了解扩散本质需要了解扩散的微观机制。固态金属中原子的扩散机制一般与扩散原子在金属晶体中的位置和扩散介质的晶体结构有关。目前已发现并提出 的扩散机制主要有空位机制、间隙机制和交换机制等。 一、换位机制 这是一种提出较早的扩散模型,该模型是通过相邻原子间直接调换位置的方式进行扩散的,如图3.7。在纯金属或者置换固溶体中,有两个相邻的原子A 和B,见图3.7(a);这两个原子采取直接互换位置进行迁移,见图3.7(b);当两个原子相互到达对方的位置后,迁移过程结束,见图3.7(c)。这种换位方式称为2-换位或称直接换位。可以看出,原子在换位过程中,势必要推开周围原子以让出路径,结果引起很大的点阵膨胀畸变,原子按这种方式迁移的能垒太高,可能性不大,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实验的证实。 为了降低原子扩散的能垒,曾考虑有n 个原子参与换位,如图3.8。这种换位方式称为n-换位或称环形换位。图3.8(a)和3.8(b)给出了面心立方结构中原子的3-换位和4-换位模型,参与换位的原子是面心原子。图3.8(c)给出了体心立方结构中原子的4-换位模型,它是由两个顶角和两个体心原子构成的换位环。由于环形换位时原子经过的路径呈圆形,对称性比2-换位高,引起的点阵畸变小一些,扩散的能垒有所降低。 图3.7 直接换位扩散模型 图3.8 环形换位扩散模型 (a)面心立方3-换位 (b)面心立方4-换位 (c)体心立方4-换位 应该指出,环形换位机制以及其他扩散机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一般情况下它们仅仅是下面讲述的间隙扩散和空位扩散的补充。 二、间隙机制 间隙扩散机制适合于间隙 固溶体中间隙原子的扩散,这一机制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在间隙固溶体中,尺寸较大的溶剂原子构成了固定的晶体点阵,而尺寸较小的间隙原子处在点阵的间隙 中。由于固溶体中间隙数目较多,而间隙原子数量又很少,这就意味着在任何一个间隙原子周围几乎都是间隙位置,这就为间隙原子的扩散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条件。 例如,碳固溶在γ -Fe 中形成的奥氏体,当奥氏体达到最大溶解度时,平均每2.5个晶胞也只含有一个碳原子。这样,当某个间隙原子具有较高的能量时,就会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向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从而发生了间隙原子的扩散。 图3.9(a)给出了面心立方结构中八面体间隙中心的位置,图3.9(b)是结构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扩散的微观机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