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 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系列解读之六会计人员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评价、严格选拔不一样层级的会计人员,是充足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会计职称制度作为会计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进行人才配置和使用的基础。《会计人才规划》明确提出,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要不停完善和提高不一样层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构造和能力框架;要着力改革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增设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要继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管理等。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必须认真总结我国会计人才评价工作经验,深入贯彻实行《会计人才规划》,加紧推进会计职称制度改革。 一、会计职称制度在选拔评价会计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计职称制度是长期形成并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培养、选拔不一样层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政策措施,在选拔评价会计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会计职称制度改革与发展历程充足阐明了这一点。 第一种阶段:新中国成立至 1983 年,该阶段重要进行评估技术职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期间,为尽快恢复经济和启动大规模经济建设,我们首先加紧建立会计法规、制度,另首先借鉴当时苏联的经验,在部分地区、部门和单位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任命了一批有会计业务技术专长的人员为总会计师、主任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等。当时,这些会计人员有关的称谓既代表一定的职务,也是对业务技术素质的评价,是我国会计人员技术等级的胚芽。 1963 年初,为加强会计工作,稳定会计队伍,国务院公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规定“对于会计人员,应当根据本人的工作能力,确定技术职称和等级。”但由于多种原因,当时未能实行,使会计技术职称制度未能正式建立。 1978 年 9 月,国务院修订颁发《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专辟一章,对会计人员技术职称的名称、档次、各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以及评估、授予的程序、措施等作了原则规定。该条例将会计技术职称规定为:总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四个级次。1981年 3 月,国务院同意颁发《会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与工程技术等系列的职称评估制度相衔接,将会计干部技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