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第 1 篇:国家与革命读后感《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从先贤们的探讨和讨论中,我们看 到了事物实际的进展规律和动态,而我们自己同样有着自己浅显的理解,国 家是一座集结政治、经济生活的大功率机器,囊括国家自身的大规模活动, 还包括了我们每个个人的衣食住行,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避风所。列宁在 1917 年 8-9 月份写成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国家与革命”,当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的前夕,因此这篇文章对于领导俄国革命和建立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它的阅读和理解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普遍规律。让我们当代大学生受益匪浅。 自 19 世纪末以来,正是在国家与革命这个重要问题上,被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及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者搞得混乱不堪。特别 是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严重的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 国家学说,阉割这个学说的革命灵魂,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无产阶级的专 政,在社会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为了捍卫和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正确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 1916 年秋天开始,列宁就着手系统的讨论国家问题,《国家与革命》就应运而生了。 全书包括两篇序言、一篇跋及六章正文,共有 25 节。本书的主要观点:1.列宁针对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极力掩盖国家阶级性的谬论,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鲜亮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2.列宁独创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充分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3.列宁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一致性。4.列宁还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进展规律,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多样性,集中说明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在第一章中,列宁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从国家的产生、特征及 其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年国家的本质和消亡等重要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 阶级和修正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谬论。 第二章,列宁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8 指1851 年革命前后,关于无产 阶级必须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批判了 机会主义对这一光辉思想的歪曲。 第三章,列宁论述了马克思对 1871 年巴黎公社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批判了 机会主义分子对公社经验的歪曲,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巴黎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