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农技站站长、各位种粮大户: 大家下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理清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思路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与工业污染、工矿污染、场地污染相比,具有鲜亮的“五性”特征:来源多样性,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既有生活垃圾又有工业“三废”;量多面广性,化肥、农药、作物秸秆、地膜、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等,量大范围广;机理复杂性,体现在污染发生的随机性、污染负荷的时空差异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交替,呈现复合型、耦合性污染;污染流域性,农业面源污染随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水流水势走向、天气气候等呈现不均匀性,往往在突破区域或流域环境承载力之后才爆发,特别是一些内湖、低洼湿地和小流域,深受其害,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严重、外来有害物种聚集成堆的现象;多数可利用性,绝大部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物具有可降解可利用性,仅按全县年产 67 万吨秸秆资源概算,假如全部实现还田肥料化利用,相当于年增加耕地有机养分投入 10720 吨,每亩可有效减施化肥 9 公斤(其中钾肥 4 公斤),每年共节约化肥 7740 吨。 鉴于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具有以上“五性”特征,因此我们在抓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上,必须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才能夺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控源头、转方式、促循环、重利用”的工作思路,把控源头作为防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首要措施,全面了解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源现状、成因、数量,掌握动态变化趋势;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行“关停并转”制度,进一步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防止企业“三废”超标排放进入农田;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施用标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控制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节有机物、重金属输入,实现源头减量。把转方式作为防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出路,积极转变农业进展方式,推动土水肥药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肥料要在“精、调、改、替、提、带、集”,农药在“控、替、精、统”上下功夫,促进农业进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