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野的课程变革和课堂改进——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高位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德阳市实验小学罗绵强儿童,学校的主角,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位。儿童视野,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情知,儿童的心智,儿童的世界。儿童视野的生活,童真、童心、童趣,是最活跃的因子。基于儿童视野的变革与改进,立地生根,自然融合,有活力,有韵律,有灵气。为了儿童,依靠儿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发展儿童!一、变革和改进的背景实验小学的发展一直在“实验”的洪流中挺进,变革与改进是实验小学办学的精魂。习近平总书记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课程体系改革,八十年代“整体阅读教学法”“目标导学法”“注提实验”改革,九十年代的素质教育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信息化改革,三个课题研究成果连续三届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始终推陈出新,激流勇进。创造的2012年,整合德阳市淮河路小学,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习品位极大提高。近十年,我校在国家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从儿童的发展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零散地构建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立柱,比如:确立了“真教育”办学理念,夯实国家核心课程体系,强势推进学科均衡发展,强化英语学习,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体育健康课程,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确立了活动类课程体系,坚守发展性评价,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这些林林总总的变革,有效、有益,有情,有意!但是缺乏顶层设计,缺失体系支撑!珍珠虽然绚丽,但是未将这一粒粒宝贝串连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珠联!第二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和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必然倒逼基础教育环境的改革,必然撬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等的全方位变革,我们不仅要靠上“对接”,更要向下“融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这也让我们“真教育”的系列主张更加坚定和自信,前一阶段进行的“基于儿童视野的课堂学习”变革,风声水起,成效显著,浮想联翩。为全方位立体式整体高效推进学校课程变革,形成个性特征更为突出的学校课程,构建个性化教育课程,织造生本化、个性化学习课堂,培育研究型生态学校,真正让儿童在课内外获得不仅仅是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感触“活学·乐学·悟学”的体验,获取学习生活的兴趣、习惯、方法和智慧,探索实践“课程个性化”、“管理现代化”、“教师专家化”、“校园数字化”、“环境生态化”、“办学国际化”的办学目标,为儿童的发展提出本意见。二、实小课程个性解读我们向往的课程特征:儿童味课程。生活味,真实味,自然味,科学味,健康味,玩乐味,具有儿童的美质美感、美汁美味,甚至美轮美奂!我们的课程要凝望儿童的终身发展,既要关注孩子的“今天”——知识与技能,又要关注孩子的“明天”——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孩子的“后天”——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实现“道”与“术”的结合。1.育人目标的愿景我们实验小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思考学校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孩子发展规律的教育,是孩子们感觉最好的教育,是严谨而充满欢乐,能看到孩子们笑脸的教育,是师生幸福成长,和谐发展的教育。“办一所家长信任、孩子幸福的卓越学校”是我们的办学目标;要给儿童“撒播‘科学·民主·生活·发展’的启蒙种子”,培养个性鲜明、勤学善思、具有创造能力的新生代,这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用的人”是我们教育的成功。育人愿景必须依靠课程体系作为支撑,以此建构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及社区环境相适应的学习、生活课程体系,在全面提高儿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生成出独具魅力的学习品格和人格品质。2.课程管理的理念课程管理的核心是课程规划与设置,要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均衡性、趣味性、特色化。课程管理的关键是课程活动的过程管理,既要严谨细腻,又要个性张扬,用多元的价值判断来评判课程活动。课程管理的重点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参与人员实施预设的达成度、吻合度。课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共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