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激励机制》一、主动报告原则1、主动报告制度依据保密性、自愿性和非处罚性为处理原则,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2、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所见他人发生的问题。如原报告系统采取了匿名的形式,对报告人应严格保密。3、主动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身经历的原则陈述事件,不得故意编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4、报告中违反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行为,属于非主观故意,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5、主动报告人员为消除医疗、护理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对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有贡献的,经医务处或护理部讨论决定将给予适当奖励。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医务处或护理部,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 24〜48 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告医务处或护理部,医务处或护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制定对策,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每月在医护质量通报上公布分析处理结果,并跟踪处理及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落实情况列入每月的考评内容。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 18 类,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等部门。1、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2、治疗、检查或手术后异物留臵体内。3、手术事件。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4、呼吸机事件。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5、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6、特殊药品管理事件。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7、跌倒事件。因意外跌至地面或其它平面。8、院内感染相关事件。可疑特殊感染事件。9、医疗沟通事件。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检查结果判读错误或沟通不良。10、医疗处臵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11、检查,治疗或手术后神经受损。12、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送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13、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14、伤害事件。言语冲突、身体攻击、自伤等事件。15、病人不满。病人或家属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