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辞海中对“评价”的释义是:衡量评定人或事物的价值,也指评定的价值。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是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进展和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进行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美术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经过评价和反思,对学前儿童未来的进展作出预测,并进一步制定出新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是一种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学习结果和儿童美术进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地评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要达到如下目的:(一)了解学前儿童当前达到的水平通过评价,老师了解幼儿当前的水平,包括他们的美术能力水平和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身心进展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了解幼儿的进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进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开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根据评价的结果,老师可以总结出儿童美术进展的规律和一般特征,为今后设计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依据。(二)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验证老师制定的美术教育目标、选择的美术教育内容、活动的组织过程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等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进展水平,从而对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作出反思,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三)促进美术教育的进展对美术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美术教育的进展。美术教育的进展有赖于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和老师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经过对幼儿美术能力及美术活动的评价和反思,老师还应根据对幼儿以往进展水平的了解和自己的教育知识与经验来预测儿童未来的进展,并进一步制定出新的教育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案,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的进展。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美术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是指进行评价必须把握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客观实际出发猎取真实信息,依据科学的标准,对美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推断。贯彻美术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价确定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评价的目的的要求,反映被评对象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