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分析 智慧永久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对此,我深有体会。学校为全体师生设立了一个书吧,为了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增长见识,提升自我修养,学校可谓是一丝不苟。但就在前几天,书吧里分类放好的书籍上万本被全部扔到地上,倚叠如山。我们通过监控觉察,原来是其他学校的两个低年级学生在周末时,趁着保安不留意翻过学校大门溜进角落里的书吧,就在这两个女孩子的恶作剧下书吧遭了殃——书本都遭到了践踏。我们尚且不对她们的品德“扣帽子”,就从这件事而言,可以看出她们的心理并不阳光。假如有小学生因为宠爱阅读那本书,偷偷地把书带回家,我内心姑且是感到欣慰的。至少为了求上进,而实行了临时的“借阅”的方式。我不宠爱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论孩子〔学生〕,即便这个事情赤裸裸摆在我面前,我照旧信任孩子的内心是和善、阳光的,只是一时的贪玩儿或淘气而犯下了某些错误,这种状况需要老师加以纠偏,准时引导他们就能回来正第 2 页 共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途。品德与社会的教化与熏陶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故事也引发我对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几点思索: 一、故事汇 一开始从教《品德与社会》,我也是特别头疼。比起那些生动、好玩的故事,无论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如何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浅析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天行小学刘剑锋声有色,学生们习惯用“发呆”、“傻笑”、“静默”反馈我,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挫败感。后来,我尝试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式,以故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切入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讲解并描述,深化浅出地阐释课本中深刻的道理,告辞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明白,更深刻地感悟。通过多次的实践,我觉察学生们出现了“点头”“微笑”“主动回应”的现象。例如在教学《不能遗忘的屈辱》时,借助多媒体和宣扬折页,我给学生讲了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将生涩难懂的内容转化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故事第 3 页 共 5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怀学生了解耻辱的过去,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时,我们不能只强调故事的趣味性,而是让学生在故事中有所收获,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除了老师单方面地讲解,我们还应当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据新课标“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