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闪点不小于 28 度不不小于 60 度,属于乙类甲乙丙液体和甲类气体不可以穿过防火墙,防火墙耐火不低于 3H,跟材料没有关系,可设置甲类防火门,能自动关闭。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以外缘间距算。防止着火建筑引燃邻建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总结公式:(耐火等级+耐火等级-4)×2+基数公式解释:1、一、二级耐火等级时,耐火等级取二级2、基数:甲类取 12;乙、丙、丁、戊取 10;高层取 133、基数按大的取甲、乙厂与民建单多≥25m;与高民建≥50m。单、多一二级和高一、二级的丙类厂房和民建一类≥20m,与民建二类≥15m。丙类三、四级厂房与民建一类≥25m,与民建二类≥20m。单、多一二级和高层一、二级的丁、戊类厂房与民建一类≥15m,与民建二类≥13m。丙厂三、四级与民建一类≥18m,与民建二类≥15m。阐明:民建包括厂区有民用功能、不具有生产或仓储功能的建筑。单多戊厂间与戊仓按表减少 2 米。两厂房较高一侧外为防火,或相邻高度相似且屋顶耐火≥1H 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4 米。丙丁戊外墙为不燃,无可燃屋檐且门窗洞≤5%及不正对,防火间距可减少 25%。两一二级厂,较低顶无开口,耐火≥1H,开口为甲级防护,甲乙类间距不不不小于 6 米,丙丁戊类不不不小于 4 米。厂房与仓库相邻按上规定。甲乙类厂与重要公共≥50 米,与明火或散火≥30 米。乙丙丁戊仓库与民建的防火间距:除乙类 6 项(常温下能氧化到积热不散引自燃的物品,如漆布、油布、油纸等)外,与民建≥25 米,与重要公建≥50 米。两仓库外墙都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减少,但丙类≥6 米,丁戊类≥4 米。甲类仓库与高民建、重要公建≥50 米,甲类仓库之间≥20 米,当 3(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导致迅速自燃爆炸的物质包括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面等及黄磷;)、4 项(4:常温下受到水和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能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包括金属钾、钠、锂等)储量≤2 吨,1(1:闪点>28℃的液体包括汽油、丙酮、乙醚等)、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包括乙炔、氢、甲烷、乙烯、硫化氢等)、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及能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能引起爆炸的强氧化剂包括硝酸胍、高氯酣酸铵等;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及能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极易分解引起燃烧的强氧化剂包括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钠等)、6(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包括赤磷、五硫化磷)项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