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试题库 总动物生物学试题库 2一、解释名词1、脊索:胚胎时原肠背壁的一部分细胞经加厚、分化、外突、脱离原肠而形成的位于消化道背面,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构造。2、背神经管:胚胎时背部中央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成的位于脊索背面的一条管状构造。3、咽鳃裂:为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壁穿孔形成的数目不等的缝隙,使咽腔与外界相通。具有呼吸机能。4、背板:原索动物咽壁背侧中央有一凹沟叫背板。5、内柱:原索动物咽壁腹侧中央有一纵沟叫内柱,具腺细胞和纤毛细胞。6、逆行变态:有些动物如海鞘通过变态失去了某些重要构造,身体变得更简单了,这种变态叫逆行变态。7、无颌类:圆口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其特征是有头、无颌、无成对附肢,又称无颌类。8、肝胰脏:鲤科鱼类肝脏呈弥散状分散在肠细膜上,与胰细胞混杂故称肝胰脏。9、性逆转:性成熟前为一种性别,性成熟后为另一种性别。如黄鳝从胚胎到性成熟全为雌性,产卵后卵巢变为精巢,个体变为雄性。10、固胸型肩带:肩带的左右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处互相平行愈合在一起,如蛙类。11、弧胸型肩带:两侧肩带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彼此重迭愈合,如蟾蜍。12、双循环:血液循环有两条途径,肺循环和体循环。13、不完全双循环: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动、静脉血没有完全分开而称为不完全双循环。14、初级飞羽:鸟类着生在腕、掌、指处的正羽。15、次级飞羽:鸟类着生在前臂上的正羽。16、三级飞羽:鸟类着生在上臂上的正羽。17、双重呼吸: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互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18、早成鸟:出壳后体表被绒羽,眼睁开,能站立随亲鸟觅食。19、晚成鸟:出壳后皮肤裸露,未睁眼,不能站立,需亲鸟喂养。20、迁徙:是指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鸟类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进行定期、集群飞迁的习性。特点为定期、定向、集群。21、胎盘:由胎儿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形成的构造,具有选择通透功能。22、膈肌:哺乳动物特有。圆形,肌纤维位于边缘,肌腱位于中央。肌纤维起自胸廓后端肋骨缘止于中央腱。膈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在神经系统调整下产生运动,变化胸腔容积,完毕呼吸运动。23、反刍:粗糙食物上浮刺激瘤胃前庭和食道沟,引起逆呕反射,食物返回口中重新咀嚼这个现象叫反刍。24: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对环境条件(包括内、外环境)刺激所体现出的有助于自身生存和繁殖的可见动作或反应。25: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