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1道小题1分,共计40分)1、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采用概率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概率理论,最小数据量n由tp==确定。式中tp为t分布的系数值,与置信水平Ps和自由度(n-1)有关。要满足置信概率Ps=0.95时的精度要求时,对于土体而言,需要()个测试数据,对于岩体而言,需要()个测试数据。A、2,3;ﻫB、4,6;C、6,9;ﻫD、9,12;ﻫ答案:C2、利用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得某淤泥质土的抗剪强度为10.6kPa,重塑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为2.0kPa,该土的灵敏度St为:()。A、5.3;ﻫB、2.0;ﻫC、10.6;ﻫD、4.0;答案:Aﻫ3、某八层框架工程,高24.5m,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深在天然地坪下3.5m,如以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土为淤泥质土,其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10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8m;经计算地基土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建筑物整体倾斜为0.0032,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则处理的目的是()。A、提高地基承载力;ﻫB、提高地基的抗渗透稳定性;ﻫC、提高地基的抗滑移稳定性;ﻫD、提高复合层的压缩模量,减小地基变形;ﻫ答案:D4、某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在用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采用s/b=()所对应的压力。A、0.006;ﻫB、0.008;ﻫC、0.01;D、0.012答案:B5、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对于用载荷试验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进行修正。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的方法;B、宽度修正系数取0.0;深度修正系数取1.0;ﻫC、宽度修正系数取1.0;深度修正系数取0.0;D、可以不进行修正;答案:Bﻫ6、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在进行地基土液化初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ﻫA、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B、当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C、当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ﻫD、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Q4)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答案:C7、高压喷射注浆三管法,是指()。ﻫA、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B、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C、同轴复合喷射高压水流、水泥浆液和水泥干粉三种介质;D、同轴复合喷射水泥干粉、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三种介质;答案:A8、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滑坡地段的公路路基形式应()选取。ﻫA、宜采用路堤形式;B、宜采用路堑形式;ﻫC、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堤形式;ﻫD、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堤形式;ﻫ答案:C9、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关于液化判别的原理,某位于8度设防区的场地,地下水位于地面下10m处,则深度在10m的地震剪应力比为()。ﻫA、1.0;B、0.5;C、0.22;ﻫD、0.117;ﻫ答案:Dﻫ10、如右下图所示,挡土墙高6.2m;已知条形基础的埋深为1.0m,基础宽度为2.0m,其下为粉质粘土,土的粘聚力为15kpa,内摩擦角为30度,当基础中心距挡土墙最小距离d为()时,基础位于土体破裂面以外。ﻫA、2.5m;B、3.5m;C、4.0m;ﻫD、4.5m;ﻫ答案:C11、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A、170kpa;B、186.1kpa;C、168.8kpa;D、177.5kpa;ﻫ答案:B12、某砂质边坡,砂土的内摩擦角为45°,边坡倾角为30°,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A、1.7;ﻫB、0.6;ﻫC、1;D、1.35;ﻫ答案:A13、某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在对该边坡设计时如采用残余抗剪强度参数,该边坡的边坡安全系数宜为()。A、1.30;ﻫB、1.50;ﻫC、1.15;D、1.05;答案:C14、在岩石坡面的喷锚支护构造设计时,对于全粘结型锚杆,其浆体材料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Mpa。A、15;ﻫ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