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自然之道》评课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自然之道》评课 和静 汪老师执教的《自然之道》一课,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挽救了一只被嘲鸫咬啄的海龟“侦察兵”,结果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如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课文内容较浅显易懂,关键在于让学生懂得道理即可,因此马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纳了“质疑——释疑”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课文,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挺浓的。由于课一开始是学生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因此,接下来老师让读书并讨论所质疑的问题时,学生讨论的挺激烈,在汇报沟通时更是争先恐后的发言,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听课的老师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感叹到:“假如学生节节都这样该多好呀!我们再也不用为大部分学生不发言而着急,再也不用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犯愁,再也不用为讲过的内容,考试时仍旧不会而恼火……”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针对石老师的这节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析: 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自然之道。汪老师作为多年教龄的老老师,很好的按教材主旨、编者意图来设计教学。她的课堂教学目标准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且采纳了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活动,能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下面就课堂表现谈谈初浅看法: 一、从教学思想上看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执教者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能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 二、从教材处理上看。 执教者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除了让学生对文本做深刻地理解外,还通过说话写话,感悟生活中应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用小练笔揭示故事结尾,升华主题。 三、从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