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你幸福吗?”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其实,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感知幸福的能力。请看几组调查资料: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 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较为突出;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 168 所城乡中小学的 2292 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为:有 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北京市也曾对 500 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 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也有学者针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专题研究,其结果是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 44.2%。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人们通过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所示,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言之,是由于教师心理问题所带来的。一、心理健康小常识1、什么心理问题狭义: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紧张、愤怒、焦虑、恐惧等等消极的不良的心理。特点:一般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较短,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的。解决办法:自我调适。自我无法调适时,应该寻求心理咨询。2、什么是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比如抑郁、焦虑、自我封闭、恐惧重大挫折、伤害,如:失恋、婚变、车祸、地震、目击意外死亡等导致“创伤应激障碍”。持续时间:两周以上(不包括急性)。应对办法:心理咨询。3、什么是心理疾病定义: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受损。持续时间:很长类型:(1) 轻度心理疾病--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都症、强迫症、癔症和疑病等。应对办法:心理治疗的同时适当配合药物治疗(2) 严重的心理疾病--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应对办法:专业医院住院治疗,等社会功能基本恢复后再配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