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9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手术切口感染护理综述 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苦痛,明显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影响了病人的预后,还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我们通过从手术室管理的角度分析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实行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削减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1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1.1患者方面 因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患有基础疾病的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可造成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过度肥胖的患者因体壁脂肪组织过多,使手术切口过大,均易造成切口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耐药菌株在患者体内定植就越多,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危险性。 第 2 页 共 9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2手术方面 1.2.1备皮方式准时间 依据传统的术前预备,是在手术前一天剃毛,因为剃刀简洁划伤皮肤,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增加了较深皮肤层细菌的定植,且在备皮后不做常规清洗,术后易发生感染。 1.2.2手术室环境因素的影响 空气污染是术中外源性细菌种植的主要来源,人员流淌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1]。另外有有报道若手术室温度<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低温,择期大肠手术期间发生低温的患者伤口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20%左右[2]。 1.2.3手术时间过长 有商量说明手术时间每增加1h,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45倍[3]。手术切口的细菌30%是由于手术室中的细菌直接落第 3 页 共 9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入引起的,时间越长落入切口的几率和数量就越多,术后感染率也就越高。 1.2.4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灭菌不达标 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不法律法律规范,未按要求使用压力蒸汽灭菌,仍接受化学浸泡方法,浸泡的时间、浓度不够,使手术器械未到达灭菌的目的;使用虽经灭菌处理但已超过有效期的器械和物品,或使用虽未超过有效期但已被污染的器械,如无菌包布潮湿的器械包,均可将细菌带入手术部位而造成术后切口感染。 1.2.5手术人员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力 手术室工作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传染源。手术人员穿衣、戴口罩、帽子不符合要求;手术衣浸湿、手套破损后不准时更换;外出时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