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在当前一段时间内的特征,如分心、疲劳、激情、镇定、紧张、松弛、克制、欲望和动机等等。发生事故前的心理状态,因人而异,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心理状态而产生不安全行为进而导致事故的情况却是经常遇到的,大致有以下 6 种现象。1 .盲目自信,思想麻痹以为这是“经常干的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自己很有把握”、“不会有危险”等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不进行日常检查或检查不充分,按照老经验或者说是通过条件反射进行作业,没有意识到操作方法有错误,在作业过程中,也没有注意到出现异常情况。当与预料相反的情况突然出现时,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原有定势遭到破坏,因此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从而未能采取有力措施,终于造成事故。 2 .心存侥幸侥幸心理不是心理学的专门概念,而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语。大致含义是:当某种行为既可以导致有利后果,也可以导致不利后果的情况下,行为人认为不利后果不会发生的主观判断。冒险行为可带来的好处如省时省事、收入提高、减少疲劳、引起羡慕、社会心理满足等等。可以这么说,凡是知道操作行为有一定危险,但仍然冒险操作的人,都可以认为是存有侥幸心理的。 3 .逞能好强争强好胜和强烈自我表现欲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高层次需要,这种需要较强烈的人,可以牺牲安全需要为代价换取逞能好强信心理的满足。有逞能心理的人虽然对安全知识略知一二,但往往在其逞能心理支配下,为表现自己,头脑发热,产生盲目行为,结果却事与愿违,酿成事故。逞能好强心理是青年人较普遍的心理特征。 4 .屈服心理屈服心理有两种表现:( 1 )在某些权势的压力下形成。由于人们预期有权势的人会在其指令被违抗的情况下采取制约自己的措施,从而在权势面前妥协让步,放弃原则,违心地发生违章作业行为。( 2 )从众行为。由于群体的压力造成,常常看到别人或大多数人怎么做,他也随波逐流跟着怎么做,否则会感觉得不合群,不近常理,怕被别人笑话,屈服于传统的习惯势力和舆论压力。这种心理还往往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蔓延性,严重地威胁安全生产。 5 .紧张状态 由于经验不足和对本作业情况不熟悉或工作任务紧急等某些原因,在作业时引起紧张,对外界情况未能正确观察和判断,匆匆忙忙地进行操作,注意分配和转移不良,顾此失彼,忙中出错,于是在未注意的环节上,就可能出错。 6 .骄傲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 一种心理状态是骄傲自大,认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