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书籍读后感《玫瑰与教育》心得体会在这学期读书月的时候,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深深的受到同事的影响,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常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在序中她说:“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却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窦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平常总是给自己寻找懒于写作的理由,即使话在嘴边,也懒得下笔,久而久之,想再表达,已经难以入手想想文人书豪的鲁讯和特级老师的窦桂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个平凡的人呢?我想,即便是挤,是抠,是榨,笔耕不辍,才是真理。我不禁对她增添了几分仰慕之情,想想自己的教育之路,也曾付出过一些努力,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多下功夫,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老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她在随笔的封页上写着,:“我们萧萧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