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合集 8 篇 在假期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课程标准》,并努力把《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相互协作、积极探究,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从老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老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千百万老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老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养的培育,老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老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进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加课堂讨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数学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讨论。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地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全部信息,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一定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途径。新课程标准中,对培育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评价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根据新课程要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以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层次。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由教案走向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并进行了初步探究。大家都知道,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