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无偿献血者、红十字会志愿者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是原国资局一名科级退休人员,中共党员,1999 年 12月,从原市纺织局退休,退休前任原纺织局生产科副科长。退休二十年来,王留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改革进展稳定大局,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事迹突出,成绩显著。 王留祥同志是我市第一批无偿献血者,也是第一批报名捐献遗体、角膜的志愿者,他荣获 2024~2024 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奖。在他的感染下,儿子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儿媳也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他还是市红十字会第一批志愿者,也是市红十字会年龄最大、累计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曾先后荣获“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华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此外,他还被市环境保护局聘为平顶山市义务环保宣传员。近几年,王留祥同志还自制感谢卡感谢公交车上让座乘客,累计发出了 400 多张感谢卡。他以自已之微能量,对文明行为点赞,让不少市民感动意外又温暖,弘扬了正气。 他是平顶山市首批无偿献血者 1998 年 10 月 1 日,我国实施《献血法》,确立了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王留祥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了自己的无偿献血行动。1998 年,首次献血 200 毫升,成为我市第一批参加无偿献血的人。之后,他又献血 6 次,累计达 1800 毫升,后因超过献血年龄而不得不放弃。王留祥说,最初献血时他也没有考虑太多,只想着献血能治病救人。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儿媳也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 他是我市第一批捐献遗体、角膜的志愿者 1999 年,澳门回归的那一年,王留祥看到有关报道说:捐献的遗体主要用于医学院的解剖课,而我国可用于解剖教学的遗体非常少,数量远不能满足学生课堂教学内容,遗体的稀缺严重影响医学教学质量。为表达心意,他给澳门红十字会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愿望。然而,对方回信说,暂不接受外地捐献,建议到当地红十字会捐献。于是,他就来到市红十字会咨询,被告知可以进行遗体捐献报名登记。 王留祥决定进行遗体捐献时,遭到两个儿子的强烈反对:“你把遗体捐了,连骨灰也不留,我们想你了咋办?”王留祥说:“遗体供医学讨论用,这是造福社会的好事,而且也省得你们将来年年为我上坟烧纸了。”耐心做了 3 个月思想工作,俩儿子才在他的志愿捐献书上签了字。就这样,王留祥成了我市第 13 名志愿捐献遗体者,也是全市第一个角膜捐献协议签订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