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摘要】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需重视文化意识的培育,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建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作为语言老师,应该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意识融入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意识;创设情境;跨文化交際【作者简介】陆琦,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进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进展的基础之上,可见文化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继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法律法律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也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大量的事实证明,理解和使用某种外语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他对该语言掌握的程度,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相关文化了解的程度。事实上,人们在特定的文化体系中生活,一言一行无不受该文化模式的制约。要想正确地理解生活在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自然反应,或学会做出某些同样的反应,首先必须了解他们产生这些反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例如:中国人在吃饭的时间相遇,总好说一句“吃了吗?”这句极普通的招呼语却让外国人感到费解甚至反感。一位刚来中国不久的英国留学生用不流利的中文抱怨道:“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饭了吗?我有钱。”在他看来,老是问他这个问题,可能是觉得他囊中羞涩,以至于不能按时进餐。可见,对话的双方在理解上的分歧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所导致的。即使是美国人和英国人,尽管他们使用的都是英语,但由于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两国人民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会产生某些歧义。例如:wash up 这个词组在英国是洗碗的意思,而在美国是洗手洗脸的意思,说洗碗用 wash the dishes。假如你只知道前者不知后者,那么当一个美国人请你吃饭,饭后你对主人说“I’ll help you wash up.”主人听后首先感到很尴尬,等明白过来之后不禁哈哈大笑,反而弄得你莫名其妙。总之,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