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原则及个体化方案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低损伤与缺陷.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 PFD 的独立危险因素[2]。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 POP 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尿道闭合压下降,导致 SUI的发生[3]。妊娠及分娩过程中肛提肌及阴部神经机械性损伤,在PFD 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pelvivcfloorrehabilitation,PFR)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下面就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原则与个体化治疗经验进行综述。1产后盆底肌肉检查及评估妇女在产后 6 周左右进行病史询问、常规检查及盆底肌肉功能评估。医生要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有无合并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糖尿病等容易导致 PFD 的高危因素。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会阴情况、一般妇科检查。会阴检查主要检查会阴有无伤口,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触痛或压痛),会阴体弹性,阴道口能否闭合,最大屏气向下用力时会阴平面下移度及同坐骨结节平面的关系。检查会阴骶神经分布区域的痛温觉,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妇科检查主要了解子宫位置及复旧情况。盆底肌肉功能评估主要包括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压。盆底肌力主要评估肌肉收缩强度、能否对抗阻力,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及疲劳度、对称性,重复收缩能力及快速收缩次数。直肠检查用于评价在休息状态及自主收缩状态下的肛门括约肌有无受损。阴道收缩压表示阴道浅深肌层的综合肌力水平。医师对各种检查结果,应进行个体化分析和判斷,为个体化治疗做准备。2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严格来说,所有的中、晚期妊娠产后妇女,均适宜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①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W3s(检测盆底肌力评级 W3 级)或阴道收缩压 W30cmH2O 者。②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③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如 POP-Q 系统评分 1 期或以上,尤其是伴阴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