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_第1页
1/11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_第2页
2/11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_第3页
3/11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3、体会孔子的论辩技巧教学设想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二、背景及常识1、《论语》简介。《论(ld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 20 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格言体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答问体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对话体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议事体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语录体、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看出,越是在最早的教育著作中,教育家和思想家们越是喜欢用朴实生动、简洁易懂的对话语录体来阐述他们的教育思想、呈现着他们的研究成果表达着他们对教育的理解。2、孔子简介。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