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学习体会拦标价在工程招标过程中 作用与意义 所谓拦标价,是在招投标中为防止投标人报价超出招标人设定的控制价格范围,导致招标失败而预先设定的投标报价限额,拦标价体现了招标人主观意愿,表达了自己想购买建筑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承受能力。拦标价是根据地方消耗量定额及地方工程造价主管部门或网刊发布的指导信息价格,并考虑市场价格的波动等风险因素,按给定的工程量清单计算得出的,比社会平均水平稍高,是投标报价的最高限额。投标人不能随意超过,是政府和招标人控制投资的一种管控办法和依据。 设立拦标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投标人围标、串标并借此抬高报价等违背法律、法规规定和背离招投标活动公平竞争原则的事件发生,将报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障招标人的合法利益。实践证明:评标时通过设定拦标价,排除了非合理偏高投标价格中标的可能性,合理降低了招标人的投资风险,能够有效保证招标人项目投资的控制目标,对于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尤为重要。在国家标准 GB50500-2008 中拦标价又称为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按设计施工图纸计算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 从招投标最初评标办法是编制预算确定工程项目标底价,投标单位与之相近者中标,但该方法存在保密困难,在信息化(网络、短信、电话、存储数据盘等)越来越发展的今天,此方法基 2 / 8 本上等同于公开标底价招标,各投标单位在开标前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总能获取该投标项目的标底价,导致失去招标意义;设定标底价不能满足招标人的意愿,从而衍生出了淡化标底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及综合评分法(平均值法、抽签法等等相内似计算商务标得分)等。为了控制各投标单位在合理区间内竞价,拦标价在这些评标办法中也就应运而生了。 从2003 年 7 月 1 日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中国建筑业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为整个行业与国际接轨铺平了道路,也给工程招标投标双方带来了招投效率的提升。清单计价方式招投标,强调淡化标底,合理低价中标,但如果没有相对完备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来约束,盲目的运用低价中标法必然走进招投标的误区。 工程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税金、规费组成;间接成本是由施工管理费(人员工资、保险等)、施工措施费(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等)、利润等组成。其中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