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捅马蜂窝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冯骥才,本文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少年时代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冒失行动: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的“我” 不顾爷爷的反对捅了马蜂窝,结果遭到马蜂的反击,差点儿丢了性命,通过这件事,“我” 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并获得了人生的启迪— — 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情。 “捅马蜂窝” 是“我” 在淘气的年龄时干的淘气的事,作者把儿时的小事写得一波三折。每一次转折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真是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内容浅近,思路明晰。叙事生动,语言活泼,在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 正确认读本课1 4 个生字,会写 1 2 个田字格里的生字。 2 . 利用查字典、联 系 上下 文或 联 系 生活实际 的方 法 理解 文中“乐 园 、冒险 、复 仇 、痊 愈 、罪 孽 、舒 心” 等 词 语的意思。 3 . 体 会“爬 满 青 苔 ” 的“爬 ” ,“闯 进 屋 来 ” 的“闯 ” ,“拖 进 了屋 ” 的“拖 ” 等 词 的形象 性。品 味语言,学习 作者把一件事情写具 体 的方 法 。 4 . 朗 读课文。练 习 概 括 课文主 要 内容。在阅 读实践 中了解 不伤害别 人的意义 ,引发 人和 动物 如 何 相 处 的思考 。 重 难 点分析: 本课教学重 点是读懂 文章 充 满 情趣的语言,了解 “我” 情感的变 化 。教学时可 先 让学生按 照 事情的发 展 顺 序 理清 层 次,然后 抓 住 表 示 “我” 在捅马蜂窝之前 、捅马蜂窝之时、捅马蜂窝之后 不同 心理的重 点词 句 展 开 教学,教师 重 在引导 学生通过品 读相 关 词 句 ,结合 想 象 ,揣 摩 人物 心理,帮 助 学生梳 理情感线索 ,体 验 作者情感变 化 的原 因 ,同 时感受作者的写作方 法 。 了解 课文内容,产 生不伤害旁人,与 自然和 谐 相 处 的情感是本课教学难点。阅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作者、文本之间 对话 的过程 。因 此 力 图 围 绕 学生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在静读默思、解疑悟情的过程中实现这个对话过程,产生不伤害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 1 4 个生字,会写 1 2 个田字格里的生字。(重点) 2 . 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