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捷蓝航空案例

捷蓝航空案例_第1页
1/25
捷蓝航空案例_第2页
2/25
捷蓝航空案例_第3页
3/25
D:\iknow \docshare\data\cur_w ork\7708619.doc 1 捷蓝航空:天空才是极限? 从 2000 年到 2006 年年底,美国商业航空旅游业累计亏损超过了500 亿美元,这个数字超出了该行业前 25 年利润的总和!即使从全球范围来说,其资产收益率也是 10 年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很多专家认为,美国航空业有史以来的最差状态莫过于此。短短数年来,该行业遭受了“完美风暴”的数次沉重打击——2000年美国经济衰退,2001 年恐怖分子袭击世贸双塔,2002 年美国对阿富汗发动战争,2003 年初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2003 年中“非典”(SARS)肆虐,2004年石油价格翻番、创下历史新高,2005 年和 2006 年石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整体行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某些航空公司(达美航空、西北航空、联合航空和美国航空等)不仅“病入膏肓”,而且只有靠破产保护这根“救命稻草”才得以继续运营。要想实质性脱离破产保护,美国航空需要被美国西部航空(AmericaWest Airlines)收购。(并购后,公司采用了“美国航空”这个更广为人知的品牌。)在航空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保护申请当属联合航空,该公司的资产高达250 亿美元。2006 年年底,联合航空脱离破产保护。但是,由于该公司将其养老金债务包袱转移给一个专门的政府信托组织,而该组织从技术性来讲也于 2006 年年底宣告破产,公司员工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2006 年年底,西北航空和达美航空继续在破产状态下运营。 就在这个最为艰难的时期,大卫·尼尔曼(David Neeleman)创办了自己的梦工厂——捷蓝航空。该公司成立于 1999 年,到 2003 年的短短数年间,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20 多亿美元的市值高于美洲航空、联合航空、达美航空、西北航空和大陆航空的市值总和!客观地说,捷蓝航空当时只有大约 40 驾飞机和 3823 名员工。而上述前五大航空公司的总规模几乎是捷蓝航空的 10 倍,员工总人数高达345000 人。然而,由于 2004 年的油价扶摇直上,2005 年和 2006 年的油价依然高企,捷蓝航空的继续高飞受阻,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影响。于是,评论者产生了一个疑问:捷蓝航空是否会重蹈大多数新创航空公司的覆辙?自从1978 年解除航空管制以来,美国新成立了将近 100 家航空公司,他们迅速起飞、失速,然后进入自由落体状态,直至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并从天空中永逝。捷蓝航空(作为一家新公司)也将起飞、迅速爬升、飞行减速、失速、坠毁并成为又一堆被人遗忘的残骸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捷蓝航空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