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浅见 王家井镇外陈完小 邵水仙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对作文教学方面的感受还真不少。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探讨的东西太多了,它不但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宽窄、认识水平的高低,还关系到社会的影响、家庭的熏陶等。对于八、九、十来岁的儿童来说,如何将他们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感用书面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重在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教给学生怎样写,还要教给学生会写、写好。今天,我冒昧地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 、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兴趣。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抽象思维发达,因此,宜将作文教学动起来,使其言之有物。如三年级训练题目《小制作》,它要求按制作的先后顺序写,把制作的过程写具体些,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为了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制作活动。为写好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平时多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放风筝、种菜、平整操场、上街搞卫生„„这学期的一节班队活动课,班里组织了“动作传字”的游戏,气氛相当热烈。当时,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别人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活动后,让学生写这件事,由于情景历历在目,落笔就比较快,许多学生写出了热烈欢快的气氛和高兴、紧张的心情。可见,只要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作文还是有话可写的。 2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乐于练笔。我设法为学生创造展示成绩的机会:利用黑板报展出优秀作文或进步作文;利用写作兴趣课朗读优秀作文;佳作打印成册挂在墙上供学生欣赏;将好文章推荐给各报刊杂志等。这样,使学生有光荣感,使被动为主动。 二、学会观察,写出真情实感 1 、从静物描写入手,学会观察。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经常是我们描写的对象,学生应抓住它的“色、形、味、香”特点。我要求学生仔细看、尝、闻。植物以色而美,植物之间又多以色而别。写植物必写到它的颜色,关键是如何写出其的细致,从而展现其总体的艳姿。如《喇叭花》一文作者抓住了喇叭花颜色的多,“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再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杨梅,“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等等。这些文字都写出了颜色之美、之多、之变。写植物的形要写出其形的“可想象性”,让读者能根据文字想象出植物的形态。如《老槐树》中的老槐树,“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读者就可以通过“三层楼”,“两个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