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补钾原则 临床静脉补钾应遵循“不宜过早,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的原则。 一、不宜过早 补钾要选择时机,要求尿量每小时在 30ml 以上,即见尿补钾(有尿或来院前 6h 内有尿)。 二、不宜过浓 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3%, 即 500ml加入 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 。氯化钾禁止静脉推注。浓度高可抑制心肌,且对静脉刺激甚大,病人不能忍受,并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 三、不宜过快 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 15h 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 滴。 四、不宜过多 每天补钾总量要正确估计。 补钾总量:婴儿 3-4mmol/L(0.2-0.3g./kg.d) 儿童 2-3mmol/kg.d(0.15~0.2g/kg.d) 1/2静脉 1/2 口服。 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 6 ~8 小时。对一般禁食而无其他额外损失者可给 10%氯化钾溶液 20-30ml/d。不严重缺钾时,24h 补钾也不宜超过6-8g(10%氯化钾10ml 为 1g), 特殊情况例外。 另外补钾还应持续 4 ~6 天,每日静脉补钾量应分在整日的静脉输液中滴入,时间不得短于 8h 。不需静脉者可改用口服补充,不可静脉推注。 掌握好补钾的几个原则: 一、 浓度宜适中,滴速不宜快。钾盐最好溶于 5% 葡萄糖或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中,浓度以 0.3%为宜。浓度不可过高,过高有致心搏骤停之危险,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补钾的浓度。静脉补钾忌静脉推注,而应是缓慢静滴,避免短时间大剂量补钾而致高血钾的危险。 静脉补钾浓度、速度和每日总量: 1): 氯化钾静脉给药浓度:20-40mEq/L; 2):氯化钾静脉给药速度:<10 mEq/hour ; 3):每日静脉输入氯化钾总量:a 轻度低钾血症:40 mEq;b 中度低钾血症:40-60 mEq; 4) 静脉输入氯化钾浓度>60 mEq/L或速度>20 mEq/hour时,应连续监测心电图,并每 2 小时测一次血清钾。 二、补钾宜达有效剂量,不宜过量。由于低钾血症的发展,尤其是有肌麻痹时可致呼吸肌受累,因此,一经确认需及时补钾。补钾时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准确掌握用量,初次补钾时要尽可能达到有效剂量,以防止病情恶化。但更应注意防止过量静脉补钾,高血钾较低血钾更为危险。 三、宜选择较粗大血管,不宜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由于钾盐具有强刺激性,易使较小的浅表静脉血管平滑肌痉挛或使静脉液路不畅。因此,静脉补钾时宜选择较粗大的浅表静脉,如头静脉、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等,避免在手背静脉或头皮静脉穿刺。另外,要注意静脉选择的计划性,避免在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