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活随笔 二月二 龙抬头一路上,女儿兴奋地叽叽喳喳,看着路边的美景问个不停现在正是花蕾含苞待放的季节,柳条将舒未舒,小草即将破土而出,麦苗“浅鬣寸许”,蒜苗正卯足了劲准备长出蒜薹。望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蒜田如碧绿的地毯,从路边一直铺到遥远的天边。尽管这几天余寒犹厉,但眼前的美景仍然让我们心情愉快! 一进村口,远远地就望见婆婆在等着我们。回到家,把我们捎给婆婆的包子(今日早起才蒸的刚出笼的)、苹果、香蕉、桔子等一一拿出来。待坐定,婆婆就端出热气腾腾的油条让我吃,并说着得知我们要回家,算着时间先擦了个白萝卜,准备着炸萝卜丸子的工作,然后专门去买了炸油条(因为知道我爱吃油条,就跟我在县城吃不到似的)。接着就在村口等着我们。其实,每次只要我们提前告知婆婆我们要回家,她总是要提前出来接我们,尽管知道我们开着车,但仍是接了又接。 每次我们总是央求婆婆跟着我们走,她一个人在家我们不放心。可是她不同意住在县城,嫌“圈”的慌,更同意在老家自由自在。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吃饭时,我提起好多家门前都有用草灰画的圈儿,有一个的、两个的、还有三个的;有圈儿大的,也有小点儿的。老公说那圈儿代表的是麦囤,画的圈儿越多,是希望今年的麦子丰收的越多。不只是门前,院子里也有呢! 婆婆说起过二月二的习俗,感慨良多!我和老公也陷入了回忆…… 那时候,似乎家家户户都要在二月二这天蒸馒头,蒸各种花样的包子,比较常见的也容易捏造型的包子,通常有麦布袋、刺猬等,最初包子里有杂粮馅的,红豆、豇豆也有把红豆安在包子造型外边做眼睛的;当然也有野菜包后来用粉条、豆腐做包子馅;再后来,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素包子里有了鸡蛋,肉馅包子更是各种各样的。家家户户的二月二过得都非常的喜庆! 这时,儿子挠了挠头说:“妈,我说理发,你总说让等到二月二,我今日就可以理发了吧”。我点点头,儿子是该理发了!我家楼下就是个理发店,每年的今日,总是生意极其兴隆,两口子这天总是累并欢乐着!这天他们总是夜里十一点半才打烊!二月二理发又称“剃龙头”,也叫“剃喜头”,都想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而且在我们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儿正月有不剃头的说法,因为都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为此我专门上网搜过为什么会有“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原来,这其实是一种误传,“死舅”是“思旧”的谐音,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因明清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