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政协发[2011]3号 关于呈报《关于红寺堡区移民工作遗留问题的 调研报告》的报告 区委: 现将《关于红寺堡区移民工作遗留问题的调研报告》呈上,请审阅。 二〇一一年六月七日 主题词: 政协 调研报告 抄 报: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吴忠市政协办公室。 抄 送: 红寺堡区委办、人大办、政府办,自治区政协项宗西主席,吴忠市政协丁兰玉主席、红寺堡区委仇旭辉书记、徐军区长,区委各常委,人大各副主任、政府各副区长、政协主席、副主席,政协各委(办)。 红寺堡区政协办公室 2010年 6月 7日印发 共印 36份 2 关于红寺堡区移民工作遗留问题的调研报告 1999年1月,红寺堡作为国家重点移民扶贫开发区正式开发建设,主要搬迁西吉、海原、原州、泾源、彭阳、隆德、中宁、同心八县(区)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户。开发建设以来,历届工委、管委会及区委、区政府带领广大群众,按照 “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使红寺堡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发水浇地51万亩,搬迁安臵 8县贫困群众20.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 57%,现已形成 2乡 2镇 55个行政村 2个居委会的规模。红寺堡区开发建设12年来,全区上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真理,立足“工贸强区、草畜富区、生态绿区、环境活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大力发展“3211”产业战略,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红寺堡区在移民安臵、生态建设、城市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 3 显著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职工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5000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00元,稳步实现了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全面奔小康的三次历史性转变。 在红寺堡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也曝露出很多的遗留问题,并且越来越突出,对进一步发展所显现出的阻碍作用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做好移民工作,并为下一步红寺堡发展和全宁夏做好移民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区政协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下基层走访、统计等形式,对移民工作遗留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经过调研,红寺堡区移民工作遗留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户籍问题 1、 部分移民户籍没有移交给红寺堡。2006年、2007年两年整体搬迁的有 2762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