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泡功夫茶 以前的人用紫砂茶壶泡茶除了讲究泡的技巧,还讲究冲茶的艺术,尤其是功夫茶。 泡功夫茶有五项要决: “烫本热罐,高冲低斟,乱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每一步骤足以影响饮茶的滋味,不可轻率和忽略。所用茶叶,也要三分幼,七分粗。 烫杯除了是为了注重卫生与清洁之外,还能使热力均匀分散茶杯四周,帮助保住茶香。若四周冰闵(尤其是冬寒时),则会影响茶味。 高冲,亦即滚水要从稍高处倒进茶壶中,一边倒,一边慢慢打圈,目的是使茶叶所受的温度平均。 低斟,茶叶泡好以后要由低位慢慢倒出,壶嘴最好贴近杯边以免香气散失,与刚才高冲滚水的手法迥异。 滚水进壶里,必会浮现一层泡沫,故要轻巧地以壶盖在上面一“刮”,使泡沫全部粘到盖上。 所谓“关公巡城”,就是茶汤介乎橙红与橙黄色时(通常在茶壶中泡制两三分钟已足够)均匀地倒进三至四个杯子里,使各杯茶色浓淡一致;切勿倒满一个杯子后才倒进第二个。 最后,壶中茶汤尽,以“点”状滴出,要滴得周全,俗称“韩信点兵”。 一、 泡茶的茶意: 有人把茶道說得很玄、很高深莫測似的,然而品茗最直接的作用乃在於「茶趣」的享受與欣賞。 泡茶者在泡茶前應抱著一顆泡好茶的心,並了解茶的特性,再融入自己的泡茶經驗,掌握適當的泡茶方法,便能泡出一壺好茶來細心品茗,盡享茶趣。 二、 泡茶的茶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用一組好茶具方能使泡茶時揮灑自如。因此,即使沒有全套齊備的茶具,也至少要備有水壺、茶壺、茶船、茶海、杯等五項基本茶具。 三、置茶量 生茶 (輕火茶):置入茶罐約 2/3至 3/4的茶量 半熟茶(中火茶):置入茶罐約 1/2至 2/3的茶量 熟茶 (重火茶):置入茶罐約 1/3至 1/2的茶量 四、泡茶的水: 俗語稱「水為茶之母」,古人用山水、江水、泉水、井水等泡茶,現代人則多用自來水泡茶。可是由於自來水含有消毒藥劑及偶有氣味,因此需經過濾器,然後儲放於乾淨適當容器裏,待沈澱後,再取上面的水質來泡用。 此外,燒水時切勿使開水開得太久,因為開得過久,水蒸氣蒸發過多,水中所含礦物質及氯化物較多、鹼性較重,從而降低鮮純的茶味,所以開後幾秒鐘內即應取之泡用,或以文火維持溫度。 五、泡茶的温度: 茶葉因其品種及製造環境的不同,也有其不同的特性及適合揮揚的溫度。水的溫度即是古代所稱的「火候」與「湯候」。古人以「形辨」、「聲辨」、「氣辨」三種方法辨識茶湯的滾識程度,「形辨」指觀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