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小学学农实践基地活动计划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开展“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的意义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掌握学农基地中种植的花苗、常见草药和蔬菜等知识,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2.以“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德育能力;以“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3.通过“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4.以“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为平台,开发校内教师特色资源,挖掘校园周边人才资源,促进学校德育完善发展,锻炼并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二、“学农实践基地”领导机构1.体验活动领导小组2.具体种植管理小组:三、“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对象活动对象:院里小学全体师生,同时也欢迎周边学生参加。四、“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的主要内容1.以“体验”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之一。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验”究竟是什么?体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体验?体验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通过实践来回答:第一,学会认知。通过经历教师主题课学习、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主动学习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第二,学会做事。以“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为平台,通过带领学生种植花苗、草药、蔬菜等品种,懂得种植以及养护的方法,并懂得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写观察日志、如何利用观察日志开展有效性的帮助植物生长的活动。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从学校现有情况来看,一般活动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2、以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我校德育将结合研究性学习,开设研究性活动。(1)以“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通过科学为主体学科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3)以“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为实践平台,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4)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五、探索有本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措施1、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劳动课:坚持每月安排2课时,安排学农基地劳动,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蔬菜、花苗等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活动课:由学校政教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2次。文体2+1活动课:坚持每周2次,通过不同的班级,安排学农基地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了解学农基地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