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考题1 一、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在括号内填“×”。 1.机械零件的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 2.当带传动的载荷稳定不变时,其弹性滑动等于零。 (×) 3.齿形系数FaY与模数无关,因此其它条件不变时模数增加齿根弯曲应力不变。 (×) 4.齿轮强度计算中,动载系数VK 是考虑工作机和原动机振动而引起的附加对齿轮强度的影响系数。 (×) 5.在蜗杆传动中,其它条件相同,若增加蜗杆头数,则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增加。 (√) 6.凡具有自锁性螺纹副(即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则不必考虑其防松。 (×) 7.楔键联接可以实现轴上零件单向轴向固定。 (√) 8.按基本额定动载荷通过寿命计算的滚动轴承,在预定使用期限内也可能失效。 (√) 9.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验算pv 值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轴承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 10.矿山机械和重型机械中,低速、重载、不易对中处常用的联轴器是凸缘联轴器。(×)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空格内,只允许填一种字母代号。 1.齿轮表面非扩展性点蚀一般出现在 A 。 A.磨合阶段 B.稳定磨损阶段 C.剧烈磨损阶段 2.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直径一定,取较少齿数以增大模数,主要是为了 A 。 A.保持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B.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其他目的 3.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 D 是不合理的。 A.降低表面粗糙度 B.增大润滑油粘度 C.提高表面硬度 D.提高相对滑动速度 4.用 C 的方法来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是不合适的。 A.增大初拉力 B.增大中心距 C.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 D.增大小带轮直径 5.对温升较高,两轴承距离较大的轴系应采用 A 支承。 A.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B.两端固定 C.两轴承都游动 D.两轴承都双向固定 6.在螺栓联接中,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 D 。 A.提高强度 B.提高刚度 C.降低螺栓所受的拉力 D.以上都不是 7.蜗杆传动中,通常蜗轮轮缘应采用青铜,蜗杆采用钢来制造,这是因为这样配对 B 。 A.强度高 B.减摩耐磨性好 C.加工性能好 D.价格便宜 8. B 不是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 A.增加支承刚度 B.提高旋转精度 C.减小振动和噪声 D.降低摩擦力矩 9.设平键联接原来传递的最大转矩为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