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创建库存高效管理模式 一、开发背景 我公司的计算机应用工作起步于90年代。同国内其它大型企业一样,我公司的信息化管理也经历了单项管理项目应用、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等几个阶段。二十年来,我们在财务、人事、设备、计划、供应等部门开发出一批适合企业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局限,造成各管理系统相对独立,开发环境和应用平台差异很大,信息代码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各子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很难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企业的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以手工记账形式完成,业务流程不规范、数据准确性差、工作效率低。因此,改进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规范管理势在必行。 为顺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我们迫切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让库存管理者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及时反应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库存管理科学化,达到减少库存和降低成本,更好地为公司做出贡献。 二、理论基础 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基于企业管理理念,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是一套将财务、分销、制造和其他业务功能合理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 ERP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以下在 3个方面: 1)以财务为核心,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实现“三流合一”,做到财务与业务、业务与业务相互集成,财务管控向业务管控有效延伸。 2)各业务部门在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各模块无缝集成,实现信息共享。 3)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实现全过程控制。 ERP系统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规范性: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内部营运风险; 2)集成性:实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统一,保持企业的各部门数据的一致和共享; 3)高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业务人员的工作量,由于 ERP系统的集成性,业务人员完成业务操作的同时,自动完成财务凭证录入及记帐工作; 4)多层次:提供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多个层面的管理功能,管理多层次的大型集团架构; 5)决策支持:实现对业务数据的提取和综合分析,为管理层快速决策提供支持。 我公司旨在利用现代化ERP系统中的库存模块创建库存高效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系统环境先进的、功能完善的、网络信息化库存管理系统,高效地把采购、库存、财务信息流三者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