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在后台问新京君长啥样,怎么说呢,跟这张差不太致晒照片的你们:永远有人在老去,永远有人岁凤凰新闻 12-3110:29原标题:致晒照片的你们:永远有人在老去,永远有人 18 岁不必感叹相较于 18 岁时,自己的肉体已经老去了;倘若你心态年轻,当别人都在老去,你却依旧 18 岁。当然,新京君真心羡慕你们这些成年人,等过几年我 18 了,也会去晒的。元旦假期,本以为朋友圈会成为旅游图片大赛,或者辞旧迎新大会,不料被众人 18 岁的照片刷屏了。真是猝不及防。据悉这个梗的起源是,2017 年 12 月 31 日,最后一批 90 后(生于 1999 年 12 月 31 日)将度过他们 18 岁的生日。这意味着,从法律上来讲,90 后已全部成年,集体告别了少年时代。从此,90 后就是跟 80 后、70 后同一梯队,00 后粉墨登场了。▲微博截图很显然,“最后一批 90 后已成年”的说法背后,首先隐藏的是代际之间的一种“冲在中国,每十年一代,几乎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标签,代际之间的歧视一直有。一些老一代常看不惯新一代,习惯以鲁迅小说九斤老太的口吻感叹“一代不如一代”;同样地,不少新一代也总是看不惯老一代,几年前有人采访 90 后对 80 后的看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90 后对 80 后的印象是“叔叔阿姨”“老一辈”、“中年人”。尤其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90 后总是占据着互联网的话语高地,因此一些老一辈在互联网里的形象总不太“光彩”。这下好了,最后一批 90 后也成为他们之前嘲讽的“中年人”了,70 后、80 后也许有一种善意的幸灾乐祸——你们也有今天。不过,“晒 18 岁照片”70 后、80 后倒玩得最投入,他们纷纷感叹的是,18 岁的自己是多么的青涩、稚嫩、美好,可经过时间洪流的冲刷和现实压力的打磨,稚嫩和青涩不见了,所谓稳重成熟的背后,更多的是精神气质的“油腻”和心态的衰老。▲18 岁的王俊凯18 岁成为一个令人怀念的时间节点,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法定意义上的成年标记,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条清晰的楚河汉界,划开青春和中年的界限。不必讳言,转型时期的中国,成年人的生活并不容易。18 岁之前还有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庇护,可以跟一切现实的障碍区隔开来了;可成年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纷至沓来的现实难题:房子、户籍、工作、婚姻、育儿、阶层流动……在现实重压下,很多成年人迅速丢失了 18 岁时的朝气、锐气和那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他们保守、中庸、犬儒、唯唯诺诺,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