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连环画作品的艺术特色摘要:连环画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产生于独特的历史背景。程十发是近现代海派的代表性画家,他一生投身于艺术创作中,他的连环画作品,融入了国画、山水、花鸟画技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试图通过程十发的连环画代表作之一《孔乙己》,分析其艺术风格,探讨连环画的历时性背景与相关问题。关键词:程十发 连环画 历史性 《孔乙己》连环画在北方也称为“小人书”,至今许多儿童读物的绘本还延续连环画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等新生事物的诞生,连环画已成为 70 后一代儿时的记忆。如今,连环画在儿童的世界仍受欢迎,所以连环画依旧有它自身独有的生命力,在 70 后与 80 后的眼中也是一种“不褪色的记忆”。程十发先生通过自己的画笔,将这一符号记忆在历史当中。本文试图通过程十发的连环画代表作之一《孔乙己》,分析其艺术风格,探讨连环画的历史背景与相关问题。一、创作《孔乙己》的历史背景程十发于 1938 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期间主要学习山水、花鸟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一所在近代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美术学校,创办人是年仅 17 岁的刘海粟。由此可见程十发先生受教育的起点非常高,并得到了专业性训练,程十发在美专读书时期已经大量临摹过梁楷、陈洪绶、唐寅等名家的作品。29 岁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开始创作连环画。《孔乙己》创作时期程十发坚持创作连环画已经 11 年,这 11 里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经验,作品已经十分成熟,《孔乙己》可谓是其巅峰作品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把进展新连环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号召作家根据古典名著、戏曲故事、英雄人物等展开创作。文字脚本发挥的作用較从前连环画有了更为重要的使命,故事连贯性、叙事性更为明确,可以更快速、更有针对性地传递连环画的内容与主题。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稳定的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条件,时局的稳定是优秀的艺术家坚持创作的前提。《孔乙己》是 1958 年创作的,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孔乙己》的时候程先生已经 38 岁,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到《孔乙己》作品的问世这 20 年里,程十发先生经历了民初新艺术运动,各大美术社团的兴衰与中国画的革新与争论,再到风行一时的通俗美术进展,也经历了民国时期动荡的时局。50 年代初期,以“新”为时髦,以“洋”为新气,是当时不得了的风气,仿佛这才是“革命”。上海的城市结构是中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