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窦娥冤》学案设计(老师版)预习案计划课时:3 课时。第 1 课时用于完成有关戏剧及《窦娥冤》的常识掌握,后 2 课时用于教材《窦娥冤》的学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杂剧知识。包括元曲、元杂剧、杂剧作家。认识元杂剧特点。(识记要点)2.了解关汉卿。(识记要点)3.积累字词。(识记)4.熟悉《窦娥冤》剧情。(识记主要情节)5.把握《窦娥冤》主要矛盾,窦娥形象。(理解内容并分析讨论)6.理解作品主题。7.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思考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回答)(二)、情感态度价值观8.学习窦娥有正义感、敢于抗争的精神。【过程与方法】:四设计,六环节【设计意图】:人教版必须课程安排只有这一个单元的戏剧,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所有学生共同掌握关于戏剧的常识性知识,元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需要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根据这些情况,确定 1-3 目标。戏剧剧本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有其特别性,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要发挥其语文教育中的功能。基于这一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窦娥冤》剧情,认识窦娥这一光辉的人物形象,把握戏剧主要矛盾,理解作品主题,培育学生的正义感,抵抗精神等,同时感受元杂剧的形式特点、语言风格。所以根据这些情况,确定 4-6目标。每条目标后面提示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应该达到的标准。(目标 1-4 第一课时完成,目标 5、7、8 第二完成,目标 6、7、8 第三课时完成。)【自主预习】:1.了解杂剧知识(1)什么是元杂剧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记笔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设计意图】:了解元杂剧概念。 (2)查阅资料,完成下表,弄清杂剧与元曲的关系。我们学过的《天净沙 秋思》属于元曲中的小令,其特点是一宫调一曲子,与小令并列的是一个宫调内几支曲子,叫(套曲);小令和套数合在一起叫(散曲);(元杂剧)与散曲合在起起称为元曲。(说明:请根据上面这段话,用几个大括号表示小令、套曲、套数、杂剧、元曲的关系。)【设计意图】:结合学过文学作品及推举阅读作品,认识元曲、杂剧、套数、套曲、小令的外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