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8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端午节的故事和风俗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故事〕和风俗,期望能给各位供应关怀,欢迎扫瞄阅读! 端午节的故事 三闾大夫屈原的传奇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理想,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来宾,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 第 2 页 共 8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见改进内政,对外主见联齐抗秦,因此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生气。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峻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气,他忧心如焚,在第 3 页 共 8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极端无望和苦痛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祝福语〕 1. 让我托宏大诗人的福,请你多吃些粽子让我架一叶龙舟,满载祝福驶向你让我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让我为你斟一杯雄黄酒,望你安康让我把一枝桃枝送予你手上,为你送走灾难迎平安祝你端午节欢快! 2. 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端午节欢快! 3. 端午到,喜洋洋,锣鼓阵阵迎端午;喝雄黄,艾满堂,龙舟竞发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