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进展和社会变化第 6 课 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措施(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常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① 在中央,实行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2.措施(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实行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2)注重进展文教事业,改革和进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1)积极影响:①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进展。②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2)消极影响:① 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② 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第 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2)建国:10 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3)统治:阿保机建国后,进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党项族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生活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2)建国: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