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当来访者第一次前来寻求时,咨询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准确评估。这是一切的基础,因为不澄清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就无的放矢。所以,这项工作完成的如何将对其后的整个咨询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特定的咨询者来说,即便是排除了来访者患有精神病、严重人格障碍和脑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之后,也并不是所有来访者都完全适合接受该咨询者所做的咨询与治疗。来访者的特点以及来访者与咨询者的匹配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咨询与治疗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讲,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是咨询与治疗成功的开端。 一、适宜咨询对象的特点 国内许多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学者,如单怀海[1]、马建青[2]、汤宜朗、许又新[3]、曾文星、徐静[4]等人,根据各自对和治疗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选择适宜的咨询对象的方法。我们在归纳、分析了他们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咨询经验,认为适宜的咨询对象应具备以下特点: 1.智力和人格基本正常 来访者的智力一般需要在正常范围,因为需要他们能够叙述自己的问题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要能理解咨询者发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含义,还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等等。所以,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必须的,否则,咨询将相当困难。一般来说,来访者的智力水平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越适合进行。那些深入分析、说理和探讨的咨询方式对于文化水平较高、领悟能力较好的来访者而言是适宜的,而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人,则应根据来访者关心的问题,作简明扼要的针对性回答、生动形象地解释或比喻、运用成功案例进行示范说明以及恰当的暗示和保证等。但这并不是说,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就不适宜接受。在咨询实践中发现,很多受教育程度虽不高、内心单纯且质朴的人,却很容易接受咨询者有道理的指点与建议,从而获得不错的咨询效果。 来访者的人格也应基本正常,无明显的人格障碍。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非认知性的人格特质,包括意识的倾向性、气质和性格。如果来访者有人格障碍,则不仅会妨碍咨询关系的建立,也会影响咨询的进行。一般来说,在的过程中,根据来访者的需要,咨询者会适当地给与支持与鼓励,但的进行,对来访者来说并非都是舒适的过程。来访者要向咨询者述说自己的问题或症状,接受咨询者的指导,并且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来访者有基本正常的人格。否则,就难以忍耐痛苦,接受逆耳的劝导,更改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容易产生明显的咨询效果。 2.有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