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裴山 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 Pei Shan, Senior Engineer of Former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标准化在肉类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国第一部《食品安全法》(草案)即将正式颁布。这是一部为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强人民群众体质的大法。食品安全标准,在大法中总则及第三章中都给予着重强调,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肉类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如何开展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提出一些分析和建议,供与会专家、企业家和业内同仁参考。 一、我国肉类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欧盟、美国、俄罗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对我国肉类出口企业均实行注册制度。我国在动物卫生、检疫法律建设、技术法规、质量及安全标准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法律不健全、技术法规体系不健全、标准技术水平低,标准内容与国际接轨成分少,缺乏国际对接平台。我国肉类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肉类及其制品技术法规少,没有形成安全的法规体系。 我国多年来执行《肉品检验(试行)规程》(简称“四部”规程)采用苏联的技术法规模式,以及原国家商检局制定的“出口食品厂、 2 库最低卫生要求”等法规,这与建立肉类产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相差甚远,法规不健全,技术内容没有覆盖肉品生产的全过程。缺少具体的畜禽动物防疫技术法规,畜禽产品农残、兽残控制方面的法规、产品标准、产品运输卫生法规,与欧美发达国家比有较大差距。如:美国《肉类和家禽的检验》部分,就包括了从 Part301 至 Part391,共90 个法规,每个法规还含有若干分法规和具体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种肉类的定义、检验程序、卫生设备、出口、运输、进口产品、记录、标签等等。欧共体发布的关于肉类安全卫生的指令和决议至少有 35个,内容分六大类,仅文件内容有近 200 页。欧美技术法规体系至少涵盖了:①动物饲养场、畜禽产品流通场所的认证及审批条件;②特定畜禽疫病的监测、控制与扑灭计划;③畜禽及其产品的运输控制和疫病控制系统;④畜禽产品进出口条件;⑤兽医师认证及其出证等等。涉及畜禽及其产品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大到畜禽防疫政策、屠宰企业设置,细到屠宰加工厂的墙面和窗户设计等,全部以法律和技术法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