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标本采集方法 一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检验标本分为全血、血浆、血清等。全血标本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例如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血浆标本适合内分泌激素、血栓和止血检测血清标本多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 按照血标本采集部位的不同,分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三种。绝大多数检查采用静脉血,少数检查如血气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需要采集动脉血,毛细血管血主要用于各种微量法检查或大规模普查。 静脉血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标本,真空采血法是最好的静脉血采集技术。基本原理是双向针的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另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检测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一)静脉血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和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 1止血带或压脉器: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 40秒为宜,否则容易引起淤血、静脉扩张,并且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乳酸升高、pH 值降低、K+、Ca2+、肌酸激酶升高等。 2 采血时间与部位:大多数化验检查要求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应尽可能避免在输液同时取血,输液不仅使血液稀释,而且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生严重干扰,特别是血糖和电解质。 3 避免溶血、杂质污染:采血器具必须无菌、干燥、洁净.避免特别用力抽吸和推注、避免化学污染和细菌污染引起的溶血。因为红细胞的某些成分与血清(浆)不同,样本溶血可使红细胞某些成分释放,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 4血样的采集:血样要求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采集,理想的时间是早晨 7:00到 8:00,尤其是监测为目的时,更要保证标本采集时间的统一。最后一次食物和液体摄入应在前一天下午 6:00 到 7:00 (急诊检验例外)。 血样采集应在不服药期间,如在早晨服药前。血样采集时,患者应仰卧位,采血点应在同一静脉区,通常为手臂静脉。 5标本采集后须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影响检验结果。当取血不顺利时,切忌在同一处反复穿刺,易导致标本溶血或有小凝块,影响检测结果。 6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先注射厌氧瓶,尽量减少接触空气时间。 7微量元素测定采集标本的注射器和容器不能含游离金属。 8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 使用后的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锐器物应当直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