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_第1页
1/15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_第2页
2/15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_第3页
3/15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 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 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 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 象 : 个 别 校 园 贷 平 台 申 请 人 已 超 75 万,申 请 者三本院校 和高职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学生,平时比较迷电子产品。去年6 月,他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两家大学生网络贷款上都开通了个人贷款支付业务,所有额度加起来有25000 元,临近毕业,方明“血拼”了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后,他沦为“月光族”。“每月需要还款1370 元,学校发的生活补贴1500 元,基本上只够还分期,都快毕业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适,找点兼职做呗。”方明自嘲说,“再买必须要剁手!” 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北青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 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 元至2 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方明“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 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 2015 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 所高校的近5 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 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