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南麻中心小学 【材料指标】课程建设13 【指标要求】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纲要 校本课程《乡韵》实施纲要 吴 江 市 南 麻 中 心 小 学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乡韵》 授课教师:语文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授课对象:中高年级学生 第一部分 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坚持校本特色,是自主开发校本课程首先应坚持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校本特色”呢?我们认为应在体现教育的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和挖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具体地,我们有以下三点考量: 1.地域文化资源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地域资源不仅以外在可见、可触摸的形式存 在于个 体的生活之 中,影 响 并 塑 造 个 体,而 且 还 以无 形的、潜在的方式规 约 并 影 响 着个 体,从 精神观 念 的深 处 塑 造 着个 体的人 格 与 心灵 。因此,开发、整 合和利用地方资源,对学生回 归 生活,促 进 学生的发展有着非 常重要的意 义 。 2.古 镇 南麻有着颇 为丰 富 的地域资源。南麻镇 位 于吴 江 市 西 南部 ,因地处南麻漾 畔 而 得 名。集 镇 雏 形形成于宋 代,镇 区 自然 轮 廓 优美 ,镇 周 有两 漾 一 溪环 绕 ,四 面 临 水 。三千 年前就 有原 始 农 耕 文化。明清 时期 ,受 震 泽 丝 市 、盛 泽绸 市 、严 墓 酒 市 的辐 射 影 响 ,农 副 业 曾 一 度 十 分发达 。南麻名胜 古 迹 及 历 史 传说较多,古桥、古寺、古宅、古村落等至今仍能看到痕迹。尤以龙泉嘴与刘伯温的传说和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王娇鸾百年长恨”最为出名,其有诗云:思亲千里返姑苏,家住吴江十七都;须问南麻双漾口,延陵桥下督粮吴。诗中提到的延陵桥,至今仍能见到遗址。近年来,以中国恒力集团为主的新兴纺织企业发展如火如荼,在绸都盛泽的辐射下,南麻正在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现代纺织基地。古韵今风,丰厚的文化历史等乡土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教育的活教材,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活动空间和研究性学习天地。为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面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