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辐射? 3月 15日,在日本福岛县,日本自卫队成员对撤离受核电站辐射影响地区的灾民鞋子进行清洗。 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在核能领域,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电离辐射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及其防护。通常将电离辐射简称为辐射或辐射照射。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辐射无处不在,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们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核电站产生的辐射剂量非常小,约0.25%。 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人们在对辐射产生健康危害的机理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辐射防护体系,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是: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1毫希,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20毫希。 如何防核辐射?核辐射有什么危害后果 ●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 ●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减少放射性污染,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 3月 11日发生的日本 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截至昨天下午,当地有 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 1015微西弗/小时。根据日本政府目前披露的信息,只是有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未造成对人体的急性放射性伤害。 广东放射医学专家表示,遭遇核辐射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并及时淋浴,清除核污染。 医学指导/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医学专家杨宇华主任医师 特别提醒 ——内外兼防 核辐射防护原则 ——内外兼防 杨宇华强调,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 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