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梁格法计算注意事项小结

梁格法计算注意事项小结_第1页
1/7
梁格法计算注意事项小结_第2页
2/7
梁格法计算注意事项小结_第3页
3/7
梁格法计算注意事项小结 结合中华钢结构论坛跟蛙兄的几次讨论和其它具体分析的一些心得,进行简要整理如下(对于蛙兄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问题:1.单箱双室箱梁截面,纵向梁格的抗扭惯性距按照书上与 midas计算对比差别十倍,我是按照《桥梁上部构造性能》106 页中的梁 3 的计算,到底以那个为准?戴公连老师按照书上编程,不知道大家一般采用哪种算法? 2.对于边梁,由于质心与建立梁的节点不重合导致预应力引起横向弯矩,如何在结果中扣除,这里前提是我采用的是 psc 截面中的工字截面和 τ截面,采用腹板中心线建立的模型,并非采用数值型。我们知道,对于对称的直线桥梁结构预应力一般不会产生横向的弯矩,如何消除划分为梁格后的这一部分的影响? 3.同样的问题出在自重身上,梁格的纵梁一般是取腹板的中心线,而实际的形心要偏离几十公分,纵梁自重应该会产生扭矩,请问是不是加偏心产生的扭距?前提是我采用的是psc 截面中的工字截面和 τ截面 4.对于曲线桥梁,由于内外侧弧长不一致引起自重对于截面的质心产生扭距,采用梁格法后是否因为梁格本身长度的不同,不要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了,即不要自己添加一个均布的扭距? 5.在计算完成后采用 psc 截面设计功能,除了普通钢筋的估算有些单元没有通过外,其余各项验算的结果均通过,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满足规范的要求了? 既然极限承载状态都已经满足了,为何普通钢筋还是提示配置不够?(对于 A 类预应力构件)? 答:对于纵向梁格的抗扭惯性矩,在论坛的关于梁格法的帖子里面我都有所论述,抗扭惯性矩的计算一定要按相关书籍中介绍的公式进行计算,否则是不准确的,因为输入的抗扭惯性矩实际上是顶底板的抗扭,另一部分抗扭由腹板来承担,因此梁格的抗剪面积也要输入准确。抗扭惯性矩本身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因为开口截面和闭口截面的抗扭计算是相差很大的,因此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于梁格法的纵向抗扭要使得整个梁格断面的纵抗扭惯性矩与闭口箱型截面的抗扭惯性矩相等。你所说的差十倍不知道从何而来,不过要提醒你的是不要利用 midas 里面提供的所谓的梁格截面,也就是那种半边的梁。他的抗扭计算是按单独的开口截面计算的,不准确。 2,对于预应力的输入,要使得输入的预应力位置与整体截面中的位置一致,因此不管纵向梁格相对整体截面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只要保持预应力在整体截面中的坐标就可以了。 3,对于你所说的这个扭矩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梁格法计算注意事项小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