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清洁工培训 Ⅲ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10cfu/cm2。检验科属Ⅲ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可以采用:各种物表及台面消毒 每日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每日 2 次,检验前及检验结束后),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血、尿、腹水等),通常采用有效氯消毒剂 1000mg/L 消毒,作用 30 分钟,受到经血传播病原体(乙肝、丙肝、艾滋病)、分枝杆菌(结核病人)或烈性传染病病原体(霍乱、炭疽)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作用 30 分钟。 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但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每星期清洁一次,.通常使用清水擦洗即可 ,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一般为 2.0 米~2.5 米 高即可。喷雾量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 50ml/m2~200ml/m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同污染地面的消毒方法)。其它表面 消毒:包括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用含有效氯 500 mg/L 擦拭。 ◆生物安全 工作中要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触摸污物时要戴手套,触摸后要洗手,不用湿手摸电器、设备,注意电安全。不准在实验室吃东西,喝水,会客。私人物品不能放在实验室内。 ◆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 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 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 ◆ 消毒原则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 1 次; 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 1 次,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 污染的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 1000mg/L 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h ,再清洗干净、烘干。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