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 页 1 创建三维 DL 图的有关规范 1.三维DL 图所包含的内容: a. 各冲压工序的三维数学模型;数模反映该工序完成后的工序制件型面及尺寸; b. 基准点的选取及基准点的车身坐标; c. 各工序的冲压方向; d. 各工序的模具中心线;(各序模具中心线结构设计者与冲压工艺设计者应协调一致) e. 各工序的送料方向; f. 冲压线及冲压设备的选择; g. 各冲压工序加工内容的标示;不同的工序内容应放在相应的层里.DL 图层的规定见第4 页,并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各工序的特征线、特征片。 h. 制件的毛坯尺寸; i. 拉延凸模的凸模轮廓线; j. 修边刃口轮廓线及废料刀的布置;(含各工序废料流向示意图) k. 翻边或整形轮廓线; l. 各工序所用气垫顶杆的位置;(含生产用顶杆布置示意图。DL 平面图中生产用顶杆孔用细实线表示,试模用顶杆孔用双点划线表示。) m. 到位标记销位置;(含L、R 件标识及依据用户要求的制件代码 压印位置等) n. C/H 孔(模具型面研修用孔)位置; o. C/P 点(型面、轮廓检测点)坐标; p. 侧冲、吊冲、双向斜楔机构布置及工作角度示意; q. 多工步或双模膛模具,制件基准点与模具中心线的位置、角度示意; r. 修边刃口的局部处理示意及多次修边刃口交接处的处理; s. 数模表面指示;(板料在模具中的料厚及料厚方向的指示) t. 各工序冲孔的孔径及孔位尺寸(或坐标); u. 各工序数模轴测图示意; v. 各工序的主要特征尺寸标注; w. 制件的材料; x. 进出料方式; y. 有关的技术要求及说明。 2.创建三维DL 图的一些要点事项 2.1 选择确定基准点的原则 (1) 由于基准点既是设计的基准,又是模具型面加工的基准,故基准点在平面图中应尽量与模具的中心线交点一致,在模具平面图中,中心线的交点作为模具坐标的原点。 (2) 基准点尽可能靠近零件的几何中心点,其车身坐标尽量为整数(即坐标尾数为0 或 5),并在图中注明基准点的车身坐标值(X、Y、Z)。 (3) 各工序的基准点统一采用同一点。即一个零件不同的工序,只能取同一点作为基准点,保证各工序基准统一。 (4) 在模具高度方向上(即沿冲压方向上),高度基准线为通过基准点的水平直线。 (5) 多件合压的工艺或多工步模具的工序,应标注出各自零件的基准点,并注明该基准点距模具中心线及距模具高度基准线的理论正确尺寸。 2.2 模具坐标系(X´、Y´、Z´)的确定 (1) 模具坐标原点是模具尺寸标注...